【時報-台北電】長榮(2603)7月以來二度「關禁閉」,7日起採20分鐘撮合一盤,並不得當日沖銷,當沖大隊轉向長榮期「沖沖沖」,成為另類當沖天堂。長榮期成交口數居高不下,穩坐個股期貨成交量之冠,根據統計,今年上半年長榮期個股期貨日均量,不僅已超車大、小台指期日均量,較去年同期更呈現翻倍成長。

不過,期交所也發現長榮個股期貨市場太熱,已連續兩日提高長榮個股期貨保證金,原始保證金比例高達40.5%,為對個股期貨調控罕見的重手,意圖降溫市場熱度的意味明顯。

根據統計,今年至6月底止,台指期日均量為20萬5,319口,較去年日均量18萬9,078口,成長8.59%。小台指期日均量為32萬7,234口,較去年日均量24萬5,109口,成長33.51%。

而股票期貨日均量為32萬8,835口,較去年日均量10萬5,458口,大幅成長211.82%。其中,成交量居首的長榮股期,單日成交量動輒10~20萬口,對個股期貨成交量的成長,貢獻最大。

期貨商指出,在交易成本低,槓桿倍數大,且不會被處置的優勢下,只要風控得宜,個股期貨應該比現股還好沖沖樂。

股科大夫、群益期貨分析師容逸燊分析,近期長榮個股期貨單日成交量,往往比台指期近月的日成交量還大,主要是長榮單日波動大,以7日為例,長榮現股單日波動率超過10%,台指卻不到1%,對於「愛衝浪」的投資人來說,投資個股期貨比台指期更容易獲利。

統一期貨協理廖恩平指出,在長榮7日股價跌停之下,長榮個股期貨成交量仍有14萬8,789口,雖較6日成交量是19萬3,992口少,但仍是大量,顯示在現股被處置下,短線投資人改跑到個股期貨沖沖樂,加上期貨早上8時45分就開盤,有時間差,更有空間可以操作。

長榮7日再次列為處置股並採20分鐘撮合一盤,也同步取消當沖,使當沖客紛紛轉至期貨市場。期貨商提醒,當沖基本上難度都高,不管是股期或現股,並不是人人拿到船票,就保證賺錢,宜謹慎。(新聞來源:工商時報─李娟萍/台北報導)